[一]、除霧器運行時應注意的事項
1、收塵室
除塵設備中氣體溫度在露 點以下會導致化學腐蝕,因為H20—H2SO4冷凝而導致絕緣物表面上漏電,或在電極線上黏附粉塵,或者生成絕緣性的掩蓋膜,所以應該常常使氣體溫度保持在露 點以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在500℃以上的高溫下,因為構件的熱應力而發作的毛病。通常來說,期望在比含S02、SO3的混合氣體的露 點高50℃左右的溫度下操作。
2、除霧室的打掃
除霧室長時間工作后,除塵效率逐步下降。所以在恰當的時期打開打掃。定時打掃的周期依據礦的種類、焙燒爐形式、操作狀況等決議。
3、酸霧的排出
對除霧器來說,捕集下來的酸霧是從室內下部向室外作為排放液逐步排出。因為排放液中的金屬化合物等會阻塞排出管,導致進氣室內積酸而招致氣體阻力增大,所以需求加以注意。
4、電源設備
為使除霧器工作,期望常常加上盡可能高的電壓。所以,對導電部分和大地的絕緣,支承物的構造,以及資料等應當予以特別注意。如有水分、粉塵附著在絕緣瓷瓶表面上,或混入除霧器的絕緣油中,電氣絕緣就會明顯惡化,使有用電壓下降。
晶閘管整流的場合,溫度對其工作特性和壽數有影響,除霧器生產廠家所以注意晶閘管周圍溫度的上升情況。晶閘管整流器收藏在貯槽內,因為常常受絕緣油等的冷卻,所以沒有溫度上升的問題,但是要注意吸濕呼吸器等的污染。如果吸濕呼吸器遭到污染,水分等進入貯槽的絕緣油中,通常會導致絕緣惡化。
經過完全打掃的絕緣瓷瓶用1000V兆歐計測量其絕緣電阻大致上是無限大,至少應以20Mn以上作為基準。絕緣瓷瓶應該依據運用狀況、環境來決議其定時打掃周期。此外,應把絕緣瓷瓶放在箱內并送入熱風避免遭到濕氣體和粉塵的影響。
5、放電電極的替換
除霧器的放電電極因為粉塵的粘附、絕緣皮膜的構成以及腐蝕、設備質量欠好而導致斷線,或者因為不可能糾正的彎曲等緣由需求予以替換。運用硫磺礦及鋅礦時,放電電極通常有構成絕緣皮膜的表象。通常是1~5年悉數替換一次。除霧設備放電電極替換的理由大致上也與除塵設備相同星型杰出部分破損厲害時也需求替換。
6、油封用絕緣油
除霧器運用油封時,絕緣油直接與外面氣體、爐氣觸摸、所以塵埃、酸霧、水分等進入而使絕緣變得十分欠好。因為液面放電或懸浮塵埃的電橋閃絡而不能施加高的電壓,進而還會發作火災放電,并有可能發作火災,所以應該盡量運用絕緣杰出的絕緣油。另外,定時進行絕緣耐力試驗及除去混入水分的工作。
[二]、管束除霧除塵器堵塞原因分析
1.管束除霧除塵器沖洗水壓力不足。
當管束除霧除塵器投入時間短時,表面光滑干凈,運行中形成的水垢被分散、分散,可以沖洗一定壓力的清洗水。但實際上管道的設計并不合理,管束除霧除塵器清洗水的壓力能夠滿足設計要求。
2.管束除霧除塵器沖洗閘門損壞。
屋脊除霧器的正常沖洗閘門是沖洗的前提,其沖洗閘門多配置在露天,運行中常出現進水等問題。因此要求達到相關防護等級,加強日常維護。
3.吸收塔漿液過飽和。
在低固溶度的漿料中,當固體含量超過懸浮液的吸收能力時,固體開始聚集成晶體。當管束除霧除塵器溶液的相對飽和濃度達到一定值時,固體以異相成核的方式生長在懸浮液中已有的晶體表面。當飽和度大于較高值,即引起均勻成核的臨界飽和度時,在漿料中形成新的晶核,此時,容器表面也形成微小的晶核,這些晶核分階段生長,形成硬垢沉積物,并以固體晶體的形式沉淀水垢。
管束除霧除塵器吸收塔內加入的石灰石漿液超過設計要求,硫酸鹽濃度增加,硫酸鈣垢的晶體離子水平大于臨界飽和度,漿液中石膏顆粒發生異相成核,硫酸鹽濃度超過臨界飽和度,煙氣和漿液與固體顆粒接觸。
4.原煙粉塵濃度過高。
除了吸收塔漿液中的固體顆粒外,管束除霧除塵器表面積累的水垢還包括煙霧帶來的飛灰。吸收塔的漿液通常可以清洗掉50%左右的飛灰,而到達管束除霧除塵器的廢氣中飛灰含量一般很低,所以正常清洗可以保證管束除霧除塵器的清潔度。如果脫硫系統入口煙氣飛灰含量遠高于設計值,大量飛灰堆積在管束除霧除塵器表面,飛灰中的金屬氧 化物很粘稠,飛灰顆粒很細小,容易導致管束除霧除塵器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