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脊除霧器目前是一種被廣泛應用在濕法脫硫、吸收塔等項目中的環保產品,而我們除霧器廠家有 向大家說明一些除霧器性能及安裝步驟,這樣才可以其正常運行。
先介紹除霧器性能,在正常情況下除霧器除霧效率可以通過出口煙氣霧滴濃度來判定,一般濃度是低于75mg/Nm3的;在壓降方面則不需要考慮除霧器前后所帶來的干擾,一般在100%煙氣負荷下除霧器系統的壓降在120Pa以下。
一般在除霧器性能要求是讓通過除霧器的霧滴含量在一個周期內平均值低于75mg/Nm3,而無霧滴的徑直大于15μm,將其視為標準干煙氣,采樣距離為靠近除霧器1-2米內。
影響除霧器性能在一點就是壓力差,通常指煙氣通過除霧器除霧管道所引發的壓力損失,除霧器系統內壓力差越大能耗也就越高。在工作中 要合理把握工作狀態,我們除霧器廠家推薦您盡量將壓力差在200Pa內。
除霧器內部葉片的間距也是有明確規定的,如若間距太大會導致除霧效果降低、煙氣帶水嚴重,對風機造成影響等問題。這方面我們除霧器廠家根據除霧器煙氣系統將葉片間距定為20-95nm之內,目前 常用使用的間距為30-50nm。
另外除霧器可以在80—95℃的高溫下正常工作,而且能夠承受的沖洗水壓為0.3MPa。沖洗噴嘴在設計時設計成了全錐形噴嘴,沖洗水的噴射角度為90—120度之間,噴射范圍很廣,因此可以葉片全部被覆蓋。
在安裝過程中一般需要有6個步驟:吊裝->安裝 層除霧器->安裝 層除霧器->安裝沖洗水管->廠家檢驗安裝質量->驗收投入運行。
改造現有吸收塔除霧器的安裝梁作為管束旋匯氣液分離器的安裝梁,改造除霧器沖洗水管路用于管束旋匯氣液分離器的沖洗。
在吸收塔內除霧器位置安裝管束旋匯氣液分離器,吸收塔 上層噴淋層中心線至出口煙道底面的距離需要6m,若不滿足,吸收塔需要抬高,相比于除霧器(按200Pa計),管束式除塵器增加阻力150Pa。
在吸收塔的頂部開φ1m的孔,用于管束式除塵器的安裝和檢修,日常運行時,該孔用盲板封堵。吸收塔內設置有管束旋匯氣液分離器取代傳統的除霧器,布置于吸收塔頂部 后一層噴淋層的上部(原 除霧器支撐梁上)。煙氣穿過噴淋層后,再連續流經管束旋匯氣液分離器除去所含漿液霧滴。在管束旋匯氣液分離器的內部布置沖洗噴嘴,通過沖洗帶走管壁附著的塵粒。煙氣通過管束旋匯氣液分離器后,其煙氣攜帶水滴含量低于30mg/Nm3。煙氣粉塵含量低于5mg/Nm3,管束旋匯氣液分離器沖洗系統間斷運行,采用自動控制,管束旋匯氣液分離器無結垢。
我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極線的使用,芒刺線的效果要比扁導線或六楞線要好。
2、送電電壓應穩定,且在要求范圍之內,不應閃絡。
3、極線應保持干凈,不應是電極肥大。
4、煙氣進入電除霧含塵或雜質(像砷)要少,否則容易是極線肥大。
5、電除霧采用兩級的除霧效率要比 的好一些。
6、煙氣量是否穩定。
以下兩點是其他網友補充的,供大家參考
1、隨時觀察一次、二次電流電壓以及電加熱器的情況,有大變化及時檢查,一般極線擺動能聽出聲音的。
2、前部冷卻塔正常運行不堵塞,以便使酸霧、塵顆粒長大,利于電除霧除去。
通常為了是除霧器可以進行高速的運轉,我們會為其加上很高的電壓,因此除霧器廠家提醒您 要注意導電部分、電源設備、絕緣性、支承物等的構造,避免出現意外情況。
如果發現水分或者是灰塵附著在絕緣瓷瓶表面時就很可能使電壓降低,并使電氣絕緣顯著惡化。因此我們需要根據使用狀況、環境對絕緣瓷瓶進行打掃,應該以20Mn以上作為基準。此外,我們應該將絕緣瓷瓶放在箱內并送入熱風,避免受濕氣體和粉塵的影響。
除了絕緣瓷瓶部位,晶閘管整流溫度也對除霧器有影響,所以有 注意晶閘管周圍溫度上升情況。正常的除霧器晶閘管經常受絕緣油等的冷卻,因此不會出現溫度上升的問題,如果吸濕呼吸器受到污染,分離出的部分水分會進入絕緣油中引起絕緣惡化。